Linux系统基础知识·4
本文基于马哥教育就业班第四周课程总结
- 总结脚本高级命令trap, install, mktemp, expect, 进程优先级命令:nice, renice, 进程管理工具: ps, pstree, prtstat, pgrep, pidof, uptime,mpstat,top,htop, free, pmap, vmstat, iostat, iotop, iftop, nload, nethogs, iptraf-ng, dstat, glances, cockpit, kill, job, 任务相关的命令: at, crontab, 命令,选项,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脚本高级命令:
trap命令:trap命令用于捕获和处理shell脚本中的信号。它可以用于在脚本执行期间处理中断、退出等信号。以下是一个trap命令的示例:
trap 'echo "Interrupted"; exit' INT
install命令:install命令用于将文件到指定目录,并设置文件的权限和所有者。以下是一个install命令的示例:
install -m 644 -o root -g root file.txt /usr/local/share
mktemp命令:mktemp命令用于创建临时文件或目录。它可以用于在脚本中创建临时文件,以便在脚本执行完毕后自动删除。以下是一个mktemp命令的示例:
tempfile=$(mktemp)
expect命令:expect命令用于自动化交互式命令行程序。它可以用于在脚本中自动化执行交互式命令行程序,例如ssh、ftp等。以下是一个expect命令的示例:
expect -c 'spawn ssh user@host; expect "password:"; send "password"; interact'
进程优先级命令
nice、renice命令用于设置进程的优先级。nice命令用于启动进程时设置优先级,renice命令用于修改正在运行的进程的优先级。以下是一个nice命令的示例:
nice -n 10 command
进程管理工具
ps、pstree、prtstat、pgrep、pidof、uptime、mpstat、top、htop、free、pmap、vmstat、iostat、iotop、iftop、nload、nethogs、iptraf-ng、dstat、glances、cockpit命令用于管理和监控进程。以下是一个ps命令的示例:
ps -ef | grep process_name
kill命令:kill命令用于终止进程。它可以使用进程ID或进程名称来终止进程。以下是一个kill命令的示例:
kill -9 pid
job命令:job命令用于管理shell作业。它可以用于启动、停止、恢复和列出shell作业。以下是一个job命令的示例:
job -l
任务相关的命令
at、crontab命令用于管理定时任务。at命令用于在指定时间执行一次性任务,crontab命令用于在指定时间间隔执行重复性任务。以下是一个crontab命令的示例:
* * * * * command
总之,脚本高级命令、进程优先级命令、进程管理工具和任务相关的命令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和监控进程、自动化任务、处理信号等。熟练掌握它们的使用可以提高我们的脚本编写和系统管理效率。 - 总结索引数组和关联数组,字符串处理,高级变量使用及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在编程中,数组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存储多个值,并使用一个键来访问这些值。在awk中,有两种类型的数组:索引数组和关联数组。此外,awk还提供了许多字符串处理函数和高级变量使用方法。以下是它们的总结及示例:
索引数组:索引数组是一种使用数字作为键的数组。它可以使用for循环来遍历数组中的元素。以下是一个索引数组的示例:
awk '{count[$1]++} END {for(i in count) print i, count[i]}' file.txt
关联数组:关联数组是一种使用字符串作为键的数组。它可以使用for循环来遍历数组中的元素。以下是一个关联数组的示例:
awk '{count[$1]++} END {for(i in count) print i, count[i]}' file.txt
字符串处理:awk提供了许多字符串处理函数,例如substr、index、match等。这些函数可以用于提取子字符串、查找字符串、替换字符串等。以下是一个字符串处理的示例:
awk '{print substr($1, 1, 3)}' file.txt
高级变量使用:awk提供了许多高级变量使用方法,例如ARGC、ARGV、ENVIRON等。这些变量可以用于获取命令行参数、环境变量等信息。以下是一个高级变量使用的示例:
awk 'BEGIN {print "Number of arguments:", ARGC; for(i=0;i<ARGC;i++) print "Argument", i, ":", ARGV[i]}' file.txt
总之,awk中的数组、字符串处理和高级变量使用方法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处理文本数据。熟练掌握它们的使用可以提高我们的文本处理效率。 - 求10个随机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bin/bash
该脚本使用了一个for循环生成10个随机数,并使用另一个for循环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后,使用echo命令输出结果。
生成10个随机数
for i in {1..10}
do
i]=$RANDOM
done
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
max=${numbers[1]}
min=${numbers[1]}
for i in {1..10}
do
if [ ${numbers[$i]} -gt $max ]
then
max=${numbers[$i]}
fi
if [ ${numbers[$i]} -lt $min ]
then
min=${numbers[$i]}
fi
done
输出结果
echo "随机数列表:${numbers[@]}"
echo "最大值:$max"
echo "最小值:$min" - 使用递归调用,完成阶乘算法实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bin/bash
该脚本定义了一个名为factorial的函数,该函数使用递归调用计算阶乘。在函数中,如果传入的参数为0,则返回1;否则,将参数减1并递归调用自身,然后将结果与参数相乘并返回。最后,使用read命令获取用户输入的正整数,调用factorial函数计算阶乘,并使用echo命令输出结果。
function factorial {
if [ $1 -eq 0 ]
then
echo 1
else
local temp=$(( $1 - 1 ))
local result=$(factorial $temp)
echo $(( $1 * $result ))
fi
}
read -p "请输入一个正整数:" num
result=$(factorial $num)
echo "$num 的阶乘是:$result" - 解析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1
2
3
4
5
6
7
8
9进程和线程是操作系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都是用于执行程序的执行单元。以下是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资源占用:进程是操作系统中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它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文件描述符、信号处理器等资源。而线程是进程中的执行单元,它共享进程的资源,包括内存空间、文件描述符、信号处理器等。
调度:进程是操作系统中的调度单位,它由操作系统进行调度,分配CPU时间片等资源。而线程是进程内的调度单位,它由进程自己进行调度,分配CPU时间片等资源。
并发性:由于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因此多个线程可以同时执行,从而提高了程序的并发性。而进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不能直接共享资源,因此多个进程之间的并发性较低。
通信:由于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因此线程之间的通信较为方便,可以使用共享内存、信号量等机制进行通信。而进程之间的通信较为复杂,需要使用IPC机制进行通信。
创建和销毁:创建和销毁线程比创建和销毁进程更加轻量级,因为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因此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较小。而创建和销毁进程的开销较大,因为进程拥有独立的资源,需要进行资源的分配和回收。
总之,进程和线程都是用于执行程序的执行单元,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资源占用、调度、并发性、通信、创建和销毁等方面。在编写程序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进程还是线程。 - 解析进程的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进程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程序执行的基本单位。进程由三部分组成:进程控制块、程序段和数据段。以下是进程的结构解析:
进程控制块(PCB):进程控制块是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进程的数据结构,它包含了进程的所有信息,包括进程ID、进程状态、程序计数器、寄存器、内存分配情况、文件描述符、信号处理器等。操作系统通过进程控制块来管理进程的创建、调度、挂起、恢复、终止等操作。
程序段:程序段是进程中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的部分,它包含了进程的可执行代码和静态数据。程序段通常是只读的,因为它包含了进程的代码和常量数据,不允许被修改。
数据段:数据段是进程中用于存储动态数据的部分,它包含了进程的全局变量、堆、栈等。数据段通常是可读写的,因为它包含了进程的动态数据,需要被修改。
进程的结构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
| PCB |
+-----------------------+
| 程序段 |
+-----------------------+
| 数据段 |
+-----------------------+
总之,进程由进程控制块、程序段和数据段三部分组成。进程控制块用于管理进程的创建、调度、挂起、恢复、终止等操作;程序段用于存储进程的可执行代码和静态数据;数据段用于存储进程的动态数据。 - 解析磁盘中的代码如何在计算机上运行的?
1
2
3
4
5
6
7
8磁盘中的代码是指存储在计算机硬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上的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这些代码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加载:计算机在运行程序之前需要将程序代码从磁盘中加载到内存中。操作系统会将程序代码从磁盘中读取到内存中的某个位置,然后将控制权交给程序的入口点。
解析:程序代码被加载到内存中后,计算机需要对其进行解析。解析过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等步骤,目的是将程序代码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指令。
编译:解析完成后,计算机需要将程序代码编译成机器码。编译器会将程序代码转换为汇编语言,然后将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码,最终生成可执行文件。
执行:程序代码被编译成机器码后,计算机可以开始执行程序。程序会按照指令序列依次执行,直到程序结束或者被中断。
总之,磁盘中的代码需要经过加载、解析、编译和执行等步骤才能在计算机上运行。这些步骤由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等软件完成,计算机硬件则负责执行程序代码。 - 总结OOM原理,及处理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OOM(Out of Memory)是指操作系统无法为进程分配足够的内存空间时发生的错误。当进程请求的内存超过了操作系统所能提供的内存时,操作系统会向进程发送OOM信号,进程会被强制终止。以下是OOM的原理和处理方法的总结:
原理:OOM是由于系统内存不足导致的,当系统内存不足时,操作系统会根据一定的算法选择一个进程进行终止,以释放内存空间。
处理方法:
(1)增加内存:增加系统内存是解决OOM问题的最直接方法。可以通过增加物理内存或者虚拟内存来解决OOM问题。
(2)优化程序:程序的内存使用是导致OOM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通过优化程序的内存使用来减少内存占用,例如使用内存池、避免内存泄漏、减少内存碎片等。
(3)调整系统参数:可以通过调整系统参数来优化内存使用,例如调整进程的最大内存限制、调整内存分配算法、调整内存回收机制等。
(4)使用交换空间:交换空间是一种虚拟内存技术,可以将部分内存数据存储到硬盘上,从而释放内存空间。可以通过增加交换空间来解决OOM问题。
总之,OOM是由于系统内存不足导致的,可以通过增加内存、优化程序、调整系统参数和使用交换空间等方法来解决OOM问题。 - 结合进程管理命令,说明进程各种状态
1
2
3
4
5
6
7
8进程管理命令可以用来查看和管理系统中的进程,其中包括进程的状态信息。以下是进程的各种状态及对应的进程管理命令:
运行状态(Running):表示进程正在运行中,正在使用CPU资源。可以使用top、ps等命令查看进程的运行状态。
等待状态(Waiting):表示进程正在等待某个事件的发生,例如等待I/O操作完成、等待信号量等。可以使用top、ps等命令查看进程的等待状态。
停止状态(Stopped):表示进程已经被暂停,不再使用CPU资源。可以使用kill、fg等命令来停止或恢复进程。
僵尸状态(Zombie):表示进程已经结束,但是其父进程还没有对其进行回收。可以使用ps命令查看僵尸进程,使用kill命令杀死其父进程来回收僵尸进程。
僵尸子进程状态(Defunct):表示进程的子进程已经结束,但是其父进程还没有对其进行回收。可以使用ps命令查看僵尸子进程,使用kill命令杀死其父进程来回收僵尸子进程。
总之,进程管理命令可以用来查看和管理系统中的进程,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等待状态、停止状态、僵尸状态和僵尸子进程状态等。了解进程的状态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优化系统中的进程。 - 说明IPC通信和RPC通信实现的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通信和RPC(Remote Procedure Call)通信都是用于进程间通信的技术,它们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以下是IPC通信和RPC通信实现的方式:
IPC通信实现方式:
(1)管道(Pipe):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它可以在两个进程之间传递数据。管道可以是匿名管道或命名管道。
(2)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是一种消息传递机制,它可以在进程之间传递消息。消息队列可以是有名队列或无名队列。
(3)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共享内存是一种共享内存区域的方式,它可以在进程之间共享数据。共享内存需要进行同步和互斥操作,以避免数据冲突。
(4)信号量(Semaphore):信号量是一种用于进程同步的机制,它可以用于控制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信号量可以用于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操作。
RPC通信实现方式:
(1)基于Socket的RPC:基于Socket的RPC是一种常见的RPC实现方式,它使用Socket进行通信,可以在不同的机器之间进行通信。
(2)基于HTTP的RPC:基于HTTP的RPC是一种基于Web服务的RPC实现方式,它使用HTTP协议进行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之间进行通信。
(3)基于CORBA的RPC:基于CORBA的RPC是一种基于对象的RPC实现方式,它使用CORBA协议进行通信,可以在不同的语言和平台之间进行通信。
总之,IPC通信和RPC通信都是用于进程间通信的技术,它们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IPC通信的实现方式包括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信号量等;RPC通信的实现方式包括基于Socket的RPC、基于HTTP的RPC和基于CORBA的RPC等。 - 通过mkfifo, cat, 来解释秒杀的并发问题,如何通过队列解决的?最好结合图形。说明消息队列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假设有一个秒杀系统,多个用户同时发起秒杀请求,如果不进行并发控制,可能会导致商品超卖等问题。以下是通过mkfifo、cat命令来解释秒杀的并发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队列解决的:
并发问题:
假设有两个用户同时发起秒杀请求,如果不进行并发控制,可能会导致商品超卖等问题。例如,用户A和用户B同时发起秒杀请求,系统只有1个商品,如果不进行并发控制,可能会导致两个用户都秒杀成功,最终导致商品超卖。
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mkfifo命令创建一个命名管道,将秒杀请求放入管道中,然后通过cat命令从管道中读取请求,进行并发控制。例如,用户A和用户B同时发起秒杀请求,系统只有1个商品,可以将两个请求放入命名管道中,然后通过cat命令从管道中读取请求,进行并发控制,最终只有一个用户可以秒杀成功。
队列解决并发问题:
可以通过消息队列来解决并发问题。消息队列是一种消息传递机制,可以在进程之间传递消息。可以将秒杀请求放入消息队列中,然后通过多个消费者进程从消息队列中读取请求,进行并发控制。例如,用户A和用户B同时发起秒杀请求,系统只有1个商品,可以将两个请求放入消息队列中,然后通过多个消费者进程从消息队列中读取请求,进行并发控制,最终只有一个用户可以秒杀成功。
消息队列是一种消息传递机制,可以在进程之间传递消息。消息队列的作用包括:
(1)解耦:消息队列可以将消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使得它们不需要直接通信,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
(2)异步:消息队列可以实现异步通信,发送者可以将消息发送到队列中,然后继续执行其他操作,接收者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从队列中读取消息;
(3)缓冲:消息队列可以作为缓冲区,用于存储消息,从而避免了消息的丢失和重复。
总之,通过mkfifo、cat命令和消息队列可以解决秒杀的并发问题。消息队列是一种消息传递机制,可以在进程之间传递消息,具有解耦、异步和缓冲等作用。 - 总结Linux,前台和后台作业的区别,并说明如何在前台和后台中进行状态转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在Linux中,前台作业和后台作业是指进程在终端中的运行方式。以下是前台作业和后台作业的区别及状态转换方式:
区别:
(1)前台作业:前台作业是指在终端中直接运行的作业,它会占用终端的输入输出,直到作业结束或者被中断。
(2)后台作业:后台作业是指在后台运行的作业,它不会占用终端的输入输出,可以在后台运行,直到作业结束或者被中断。
状态转换:
(1)前台作业转后台作业:在前台运行的作业可以通过在命令后面加上&符号来转换为后台作业,例如:
command &
(2)后台作业转前台作业:在后台运行的作业可以通过fg命令将其转换为前台作业,例如:
fg %job_id
其中,job_id是后台作业的作业号,可以使用jobs命令查看。
总之,在Linux中,前台作业和后台作业是指进程在终端中的运行方式。前台作业会占用终端的输入输出,后台作业不会占用终端的输入输出。可以通过在命令后面加上&符号将前台作业转换为后台作业,也可以使用fg命令将后台作业转换为前台作业 - 总结内核设计流派及特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内核设计流派是指操作系统内核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式,主要包括单内核、微内核和混合内核等。以下是各种内核设计流派的特点:
单内核(Monolithic Kernel)
单内核是最早的内核设计流派之一,它将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都集成在一个内核中。单内核的特点包括:
(1)所有的操作系统功能都在一个内核中实现,因此具有较高的性能和效率;
(2)内核代码量较大,维护和升级较为困难;
(3)内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一个模块的崩溃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微内核(Microkernel)
微内核是一种将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尽可能地精简到内核中,将其他功能实现为用户空间进程的内核设计流派。微内核的特点包括:
(1)内核的核心功能尽可能地精简,其他功能实现为用户空间进程,因此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内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一个模块的崩溃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3)由于需要进行进程间通信,因此微内核的性能较单内核略差。
混合内核(Hybrid Kernel)
混合内核是一种将单内核和微内核的优点结合起来的内核设计流派。混合内核的特点包括:
(1)将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集成在内核中,同时将其他功能实现为用户空间进程,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效率;
(2)内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一个模块的崩溃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3)内核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较好,但相对于微内核略差。
总之,内核设计流派包括单内核、微内核和混合内核等,每种内核设计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内核设计流派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进行权衡。 - 总结centos 6 启动流程,grub工作流程
1 | CentOS 6启动流程主要包括BIOS自检、引导加载程序(GRUB)、内核加载、初始化进程(init)启动、运行级别切换等步骤。 |
- 手写chkconfig服务脚本,可以实现服务的开始,停止,重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bin/bash
在脚本中,需要设置服务的名称、二进制文件路径、日志文件路径等信息。然后,可以通过is_running函数检查服务是否正在运行,通过start、stop和restart函数实现服务的开始、停止和重启操作,通过status函数检查服务的状态。最后,在主入口中,根据命令行参数调用相应的函数。
chkconfig: 2345 80 20
description: My service
Source function library.
. /etc/init.d/functions
Service name
SERVICE_NAME="my_service"
Service binary
SERVICE_BIN="/usr/local/bin/my_service"
Service log file
SERVICE_LOG="/var/log/my_service.log"
Check if the service is running
is_running() {
pgrep -f $SERVICE_BIN > /dev/null
}
Start the service
start() {
if is_running; then
echo "$SERVICE_NAME is already running."
return 1
fi
echo "Starting $SERVICE_NAME..."
nohup $SERVICE_BIN > $SERVICE_LOG 2>&1 &
sleep 1
if is_running; then
echo "$SERVICE_NAME started successfully."
else
echo "Failed to start $SERVICE_NAME."
fi
}
Stop the service
stop() {
if ! is_running; then
echo "$SERVICE_NAME is not running."
return 1
fi
echo "Stopping $SERVICE_NAME..."
pkill -f $SERVICE_BIN
sleep 1
if is_running; then
echo "Failed to stop $SERVICE_NAME."
else
echo "$SERVICE_NAME stopped successfully."
fi
}
Restart the service
restart() {
stop
start
}
Check the service status
status() {
if is_running; then
echo "$SERVICE_NAME is running."
else
echo "$SERVICE_NAME is not running."
fi
}
Main entry point
case "$1" in
start)
start
;;
stop)
stop
;;
restart)
restart
;;
status)
status
;;
*)
echo "Usage: $0 {start|stop|restart|status}"
exit 1
esac
exit 0 - 总结systemd服务配置文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Unit]部分:
[Unit]部分是systemd服务配置文件的第一部分,用于定义服务的基本信息,包括服务名称、描述、依赖关系等。常用的配置项包括:
(1)Description:服务的描述信息;
(2)Requires:服务依赖的其他服务;
(3)After:服务启动的顺序;
(4)Before:服务停止的顺序;
(5)Wants:服务希望依赖的其他服务;
(6)Conflicts:服务冲突的其他服务。
[Service]部分:
[Service]部分是systemd服务配置文件的第二部分,用于定义服务的启动和停止方式,包括服务的执行命令、工作目录、环境变量等。常用的配置项包括:
(1)ExecStart:服务启动时执行的命令;
(2)ExecStop:服务停止时执行的命令;
(3)WorkingDirectory:服务执行命令的工作目录;
(4)Environment:服务执行命令时的环境变量;
(5)Restart:服务异常退出时的重启策略。
[Install]部分:
[Install]部分是systemd服务配置文件的第三部分,用于定义服务的安装方式,包括服务的启动级别、启动顺序等。常用的配置项包括:
(1)WantedBy:服务启动的目标级别;
(2)RequiredBy:服务依赖的其他服务;
(3)Alias:服务的别名。
总之,systemd服务配置文件是用来配置systemd服务的文件,通常位于/etc/systemd/system目录下。配置文件包括[Unit]、[Service]和[Install]三个部分,分别用于定义服务的基本信息、启动和停止方式以及安装方式。 - 总结system启动流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systemd是Linux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和服务管理器,它可以管理系统的启动、停止、重启和状态等。systemd启动流程是指Linux系统启动时,systemd如何管理和启动各个服务和进程的过程。以下是systemd启动流程的主要步骤:
Boot Loader阶段:
Boot Loader阶段是Linux系统启动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BIOS自检、引导加载程序(如GRUB)加载内核映像文件和初始化内存文件系统(initramfs)等步骤。
Kernel阶段:
Kernel阶段是Linux系统启动的第二阶段,主要包括内核初始化、驱动程序加载、文件系统挂载等步骤。
systemd阶段:
systemd阶段是Linux系统启动的第三阶段,主要包括systemd的初始化、启动各个服务和进程等步骤。具体流程如下:
(1)systemd初始化:systemd会读取配置文件(如/etc/systemd/system.conf)和单元文件(如/etc/systemd/system/*.service),并初始化各个服务和进程的配置信息。
(2)启动基本服务:systemd会启动一些基本服务,如syslog、udev、network等。
(3)启动用户服务:systemd会启动用户定义的服务,如Apache、MySQL等。
(4)启动getty:systemd会启动getty进程,用于提供控制台登录界面。
(5)启动桌面环境:如果系统配置了桌面环境,systemd会启动桌面环境。
用户登录阶段:
用户登录阶段是Linux系统启动的第四阶段,主要包括用户登录、启动用户会话等步骤。
总之,systemd启动流程是指Linux系统启动时,systemd如何管理和启动各个服务和进程的过程。systemd启动流程包括Boot Loader阶段、Kernel阶段、systemd阶段和用户登录阶段等步骤。 - 总结awk工作原理,awk命令,选项,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wk是一种文本处理工具,它可以读取文本文件、处理文本数据并生成报告。以下是awk的工作原理、命令、选项和示例的总结:
工作原理:awk读取文本文件,将每一行分割成多个字段,并对每个字段进行处理。它可以使用内置函数、正则表达式和条件语句来处理文本数据,并生成报告。
命令:awk命令的基本语法是:awk ‘pattern {action}’ file。其中,pattern是一个正则表达式,用于匹配文本数据;action是一组命令,用于处理匹配的文本数据。awk命令可以使用多个pattern和action,用分号分隔。
选项:awk命令有许多选项,用于控制它的行为。常用的选项包括:-F指定字段分隔符、-v定义变量、-f指定awk脚本文件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awk示例:
统计文本文件中每个单词的出现次数:awk ‘{for(i=1;i<=NF;i) count[$i]} END {for(j in count) print j, count[j]}’ file.txt
提取文本文件中第一列和第二列的数据:awk ‘{print 1,2}’ file.txt
计算文本文件中数字的总和:awk ‘{sum+=$1} END {print sum}’ file.txt
总之,awk是一种强大的文本处理工具,它可以使用内置函数、正则表达式和条件语句来处理文本数据,并生成报告。熟练掌握awk的工作原理、命令、选项和示例可以提高我们的文本处理效率。 - 总结awk的数组,函数
1
2
3
4
5数组:awk中的数组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可以存储多个值,并使用一个键来访问这些值。数组可以使用数字或字符串作为键,可以使用for循环来遍历数组中的元素。使用数组可以方便地处理大量数据,例如统计文本中单词的出现次数、计算文本中数字的总和等。
函数:awk中的函数是一种可重用的代码块,它可以接受参数并返回值。awk中有许多内置函数,例如substr、length、split等,也可以定义自己的函数。使用函数可以方便地处理文本中的数据,例如提取文本中的子字符串、计算文本中数字的平均值等。
总之,awk中的数组和函数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处理文本数据。使用数组可以存储和访问大量数据,使用函数可以重用代码并处理数据。熟练掌握数组和函数的使用可以提高我们的文本处理效率。 - 总结ca管理相关的工具,根据使用场景总结示例
1
2
3
4
5
6
7
8CA(Certificate Authority)管理工具是用于管理数字证书和公钥基础设施(PKI)的工具。以下是几种常见的CA管理工具及其使用场景的总结:
OpenSSL:OpenSSL是一个开源的加密库,它提供了一组用于创建和管理数字证书的工具。它可以用于生成自签名证书、创建证书请求、签署证书、验证证书等。使用场景包括:创建自签名证书、测试和开发环境中使用。
Microsoft Certificate Services:Microsoft Certificate Services是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中的一个角色,它提供了一组工具和服务,用于创建和管理数字证书。它可以用于创建和签署证书、管理证书吊销列表、配置证书模板等。使用场景包括:企业内部使用、Windows Server环境中使用。
EJBCA:EJBCA是一个开源的CA管理工具,它提供了一组用于创建和管理数字证书的工具。它可以用于创建和签署证书、管理证书吊销列表、配置证书模板等。使用场景包括:企业内部使用、开源环境中使用。
Dogtag Certificate System:Dogtag Certificate System是一个开源的CA管理工具,它提供了一组用于创建和管理数字证书的工具。它可以用于创建和签署证书、管理证书吊销列表、配置证书模板等。使用场景包括:企业内部使用、开源环境中使用。
总之,CA管理工具是用于管理数字证书和PKI的工具。不同的工具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例如OpenSSL适用于创建自签名证书和测试环境,Microsoft Certificate Services适用于Windows Server环境,EJBCA和Dogtag Certificate System适用于企业内部和开源环境。 - 总结openssh免密认证原理,及免认证实现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OpenSSH免密认证是一种基于公钥加密的身份验证方式,它的原理是使用公钥和私钥来进行身份验证,而不是使用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以下是OpenSSH免密认证的原理和实现过程的总结:
原理:
用户在本地计算机上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其中私钥保存在本地计算机上,而公钥则可以在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的远程计算机上进行注册。
当用户尝试连接到远程计算机时,本地计算机会向远程计算机发送公钥。
远程计算机使用公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成功,则允许用户访问远程计算机。
实现过程:
在本地计算机上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可以使用ssh-keygen命令来生成。
将公钥到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的远程计算机上。可以使用ssh-copy-id命令来。
在本地计算机上使用ssh命令连接到远程计算机。如果一切正常,您将无需输入密码即可连接到远程计算机。
总之,OpenSSH免密认证是一种安全、方便的身份验证方式,它使用公钥和私钥来进行身份验证,而不是使用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通过生成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到远程计算机上,用户可以实现免密认证,从而更加方便地访问远程计算机。
All articles o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unless otherwise stated.